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海外资讯 >

新能源汽车要更加重视技术进步

   
文章分享:

短期来看,购置补贴及增加对充电设施的投放、充电价格优惠、路权适当向新能源汽车倾斜等补贴替代政策均可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长期来看,要更加重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步,没有技术提升的销量增长都是低水平重复建设。

热点聚焦

本报记者 吕红星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11月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11月,汽车产销比上年同期继续呈现明显下降,延续了7月份以来的低迷走势。当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9.8万辆和254.8万辆,产销量比上月分别增长7%和7.1%,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8.9%和13.9%。产销率102%,厂家库存规模继续下降。1-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32.5万辆和2542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6%和1.7%。产销量增速继续回落。

11月产销同比下滑

“11月份汽车产销并没有超预期发展,延续下半年以来同比下滑走势,全年大概率会出现28年来首次负增长,这是2017年的购置税优惠提前释放购车需求和高增长基数、经济增速放缓及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加等多因素叠加造成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助理研究员周毅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新能源汽车方面,数据显示,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3万辆和16.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6.9%和37.6%。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5万辆和13.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3.6%和30.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8万辆和3.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1.7%和82.5%。

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5.4万辆和103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3.6%和68%。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0.7万辆和79.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0.3%和55.7%;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7万辆和23.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30.3%和127.6%。

今年以来,在整体车市低迷的大环境下,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保持了高增长的发展态势,这也巩固了中国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先市场的地位。

新能源汽车瓶颈有待破解

12月10日,国家发改委在官网公布与国家能源局、工信部、财政部共同制定的《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行动计划》,提出六大重点任务,要求进一步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环境和产业格局。

“目前新能源汽车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便利性和经济性两方面,便利性主要受电池续航能力、快速充电技术和充电桩等因素制约,经济性主要受电池成本、规模效应等制约。”周毅表示。

应该看到,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市场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充电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重要基础之一。

在周毅看来,诸如电池续航能力、充电桩等这些瓶颈的解决,依赖于长短期政策的兼顾。

据记者了解,根据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此前发布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规划目标,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因此,充电桩建设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短期来看,购置补贴及增加对充电设施的投放、充电价格优惠、路权适当向新能源汽车倾斜等补贴替代政策均可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长期来看,要更加重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步,没有技术提升的销量增长都是低水平重复建设。”周毅进一步强调。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 联络电话: 010-82800761
  • 邮箱:nev@cada.cn 传真:010-82800827
  •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秀水街道号外交公寓1号楼房单元62室 微信公众号:NEVCADA2016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17072783号-1  技术支持:北京APP开发